今天是:  

【高质量发展】水稻集中育秧设施建设 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县积极响应国家农业现代化号召,全力推进水稻集中育秧设施建设,以科技赋能农业,助力现代农业发展。截至目前,我县已完成顿岗镇(2个)、沈所镇、城南镇、马市镇五个水稻集中育秧建设项目,旨在通过集中育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民增收。

  图片

  在顿岗镇七北村水稻集中育秧设施建设项目现场,一座占地约7000平方米的温室育秧大棚已经完成建设。这座高标准育秧大棚的建成,预计为附近村近千余亩水田提供优质的育秧服务,有效解决了经济合作社和种粮大户育秧难、投入大的问题。

  广源生态农业负责人张一介绍,这个标准化集中育秧大棚建成后,预计能为附近农户提供单季近五千亩的优质秧苗,一年可以达到1万亩,大大提升了水稻育秧的生产效率,大幅度缩短育秧时间,提高播种质量和出苗率,极大提高优质稻生产效率。

  而在沈所镇粤北兄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智能化育秧工厂的建设同样引人注目。该项目配套建设连体塑料大棚1800平方米,智能化育秧技术的应用,使得育秧过程更加省地、省种、省工、节能,提高了育秧效率和秧苗成活率。据了解,这座智能化育秧工厂采用了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从种子的筛选、催芽,到秧苗的生长环境控制,每一个环节都实现了精准化、自动化管理。工厂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能够根据秧苗的生长需求进行实时调节,确保秧苗在最适宜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而另一边的练秧场,株株晚稻秧苗健壮、整齐,根系发达。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秧苗经过智能化培育,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抗病虫害能力。

  粤北兄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邱萍说:“智能化育秧工厂,预计每批次可满足2万余亩机插用秧需求。智能化育秧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育秧效率和秧苗成活率,不仅解决了周边种粮农户的育秧难题,还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机遇。”

  图片

  这些水稻集中育秧设施的建设,不仅解决了传统育秧方式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还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有助于推动我县水稻生产向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方向迈进,对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增强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我县粮食生产安全和稳定供给发挥重要作用。

  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郑荣亮说:“目前,我县有5个水稻集中育秧建设项目,总投资983.76万元,项目建成后每年为四万多亩水稻提供全程机械化生产,项目建成后将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运行,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粮食产业为目标,推进我县水稻生产和现代化农业发展开好头、起好步,保障了我县粮食生产和供应安全。”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智能互动 手机版
微信
始兴发布
图片2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