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我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粤办函〔2020〕44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环环评〔2020〕65 号)、《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粤环函〔2021〕64 号)等有关要求,我园区管委会认真开展规划环评及跟踪环评工作,并对环境管理状况进行评估,现将广东始兴工业园、始兴产业转移工业园2021年度环境管理状况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一、落实环境管理制度情况
依据相关政策要求,始兴工业园的环境管理由广东始兴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进行管理。一年来,始兴工业园环境优良,入园企业基本不存在环保违规违法情况。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领导责任。为做好工业园环境管理工作,按照职能分工,成立了以分管园区工作的副县长任组长,园区主任任副组长,县发改局、财政局、工信局、自然资源局、住管局、水务局、市场监督局、市生态环境局始兴分局分管领导和园区分管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强化责任,配合园区落实好工业园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二)加快提档升级,完善配套工程。加强已建成区雨污管网的排查力度,确保雨污管网畅通;加快新扩区域的雨污管网建设进度,确保新扩区域企业的雨污安全排放;及时向县政府申请开展工业园新增规划区域的规划环评和已完成规划环评的跟踪评价工作。
(三)严格落实制度,确保符合要求。按照工业园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要求,每个月负责园区环境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均需到各企业开展环保巡查,确保企业的环保措施到位、使用正常、环保资料齐全,对重点企业加强暗访。对新引入的企业要求符合环保条件才能够进入园区,并对企业的能耗、环保容量进行严格核算。新进企业需取得环保批复方可开工建设和投产。
(四)加强监管检测,确保排放达标。严格落实“一企一排污口”制度,聘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营和污水排放进行检测,污水处理厂处理数据实时上传韶关市生态环境局始兴分局。
(五)加强应急演练,确保生产安全。针对入园企业的环境状况,制定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当工业园区及周边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公共财产或者人体健康受到或者可能受到危害时,及时启动应急措施,防止危害发生或者扩大,并及时向韶关市生态环境局始兴分局或者相关行政部门报告。
二、落实规划环评情况
(一)园区基本情况。
1.广东始兴工业园区有关情况。广东始兴工业园区又名广东省始兴县林产工业开发试验区,1993 年经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2007年经国家审核公告,更名为广东始兴工业园区,2009年通过省环保厅批复《关于广东始兴工业园区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粤环审〔2009〕14 号)。始兴工业园区核准主要产业为化工、电子、文教用品,核准面积 4.5 平方公里,位于始兴县城东西两冀,分为东区、西区,东区四至范围为:东至白石坪村、靠椅坑、茶头碰,南至石俚坝村(墨江河),西至城郊村、244 省道,北至城郊村。面积 2.235 平方公里;西区四至范围为:东至墨江河,南至江口村小江坝、竹圆顶、上中下街,西至江口村高基岭、河北村, 北至北村棠家、浈江河,面积 2.265 平方公里。园区规划工业用地 140.12 公顷,居住用地 119.68 公顷。
2.始兴产业转移工业园有关情况。始兴产业转移工业园原名东莞石龙(始兴)产业转移工业园,是全省首批产业转移工业园,于2005年12月经省政府、省经贸委批复建立。2005年12月首次通过了广东省环保厅审批(粤环函〔2005〕1460 号);2012 年,根据发展需要,对始兴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规划进行了调整,把发展主导产业调整为废旧塑料再生、纺织、服装、机电等,同时调整了园区规划环评(粤环审〔2012〕374 号)。从 2013 年开始进行第一次扩园,在2015年进行了始兴产业转移工业园的规划再次调整,主导产业调整为机械电子、竹木加工、食品加工及文具制笔等,并于2015年 1月通过了广东省环保厅审批(粤环审〔2015〕9 号)。2021年完成了产业转移工业园跟踪环评工作,并编制了五个片区的环境突发应急预案,规范指导园区开展环境工作。始兴产业转移工业园各项配套设施已建设好,分别在2014年和2016年建成了园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和二期工程,一期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为1000吨/日,二期的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为4000吨/日。于2021年4月完成了马市工业园工业污水处理厂(一期)的建设,污水处理厂的能力为7000吨/日。2021年底园区做好了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和马市工业污水处理厂的运营采购工作,现已经由第三方机构进行运行管理,确保了园区工业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及达标排放。
东湖坪工业片区在 2016 年 7月纳入始兴产业转移工业园范围,名称由东湖坪工业片区更名为始兴产业转移工业园东湖坪产业聚集地,在 2018 年完成了始兴产业转移工业园东湖坪产业聚集地的规划环评,并于 2019 年由韶关市生态环境局审批通过(韶环审〔2019〕120 号)。该聚集地的生活污水全部接入始兴县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排放。
3.规划环评及“三线一单”执行情况。园区按照规划环评及韶关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有关要求,对准入项目进行产业政策评估、环境影响评估等,对达不到入园标准的项目一律拒之门外。目前,始兴产业转移工业园引进企业均符合规划环评及“三线一单”相关要求。一期的开发建设没有超出环评批复范围。始兴产业转移工业园首期规划调整后,主要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和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相应调整为41.7吨/年、5.2吨/年和 4.3吨/年、15.4吨/年。目前,始兴产业转移工业园首期投产企业产生的废水经企业自建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至县生活污水处理厂,严格实行达标排放。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纳入始兴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不另行安排。广东始兴工业园区近年来未引入新项目,东区企业产生的污水纳入市政管网送县污水处理厂处理,西区污水由企业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
(二)项目建设情况。
2021年,始兴产业转移工业园已引进项目20家,部分项目已完善环评审批手续,正在建设中,其余项目因用地指标事宜暂未能供地,待项目供地后进入建设期将引导企业报批环评手续并投入环保设施。塑料基地由于受国家政策影响,大多没有正常运行,并已注销和关闭8家企业;东湖坪产业集聚地目前正常生产企业8家;广东始兴工业园区近年未引进新的项目,目前保留正常生产企业8家。
园区在引进企业、建设过程中,认真贯彻执行环保有关法律法规,完善环评审批,并严格按照环保“三同时”要求落实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一是废气方面,都要求采用电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为主;园区各企业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均通过集气罩收集后,经活性炭吸附等高效治理设施处理后实行达标排放;入园企业粉尘主要通过除尘设施(布袋除尘等)进行除尘。二是固废方面,园区工业固体废物按照“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的原则进行固废的收集、储运及处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可回收利用的资源化回收利用,不可回收的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危险废物按相关规定要求设置暂存仓,定期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并严格执行危废转移联单制度。三是噪声方面,入园企业通过合理空间布局,采用先进设备,结合吸声、隔声、消声和减排等降噪措施,保证园区边界和各企业厂界噪声排放符合相关标准。四是废水方面,企业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经收集预处理达标后,再纳入配套污水处理厂处理;不能依托污水处理厂的企业则经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
(三)集中供热设施建设情况。
我县各工业园区均未建设集供热、供气设施。
(四)污水集中处理落实情况。
1.始兴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置情况。按“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旅游旺县”的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和我县转移园区建设发展的总体思路规划,我县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和环保设施的建设,结合园区的发展,投入 400 多万元建设了始兴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处理能力为 1000 吨/日,于 2014 年 2 月投入正式运行,已安装在线监控和与环保部门联网;投入 2500 多万元建设了始兴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处理能力为 4000 吨/日,现运行稳定。
2.始兴产业转移工业园马市产业集聚地污水处置情况。马市产业集聚地工业污水处理厂建项目一期项目总投资6831.56万元,建设规模为处理废水7000
m³/d。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粗格栅、调节池、提升泵站、细格栅、沉砂池、水解酸化池、AA/O一体池、芬顿反应装置、纤维转盘滤池、紫外消毒渠、巴氏计量槽、事故事故池、在线监测室及附属用房(含配电房、控制室、污泥脱水间、工具间等)。于2021年8月组织了项目环保验收,现运行稳定。
3.始兴产业转移工业园东湖坪产业聚集地污水处置情况。始兴产业转移工业园东湖坪产业聚集地工业项目污水经收集后依托始兴县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墨江。
4.广东始兴工业园区污水处置情况。广东始兴工业园区东区企业产生的污水纳入市政管网送县污水处理厂处理,西区污水由企业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始兴县污水处理厂位于太平镇狮石下村建滔西侧(原污水厂内),项目占地 11773 平方米,处理规模为 20000m3/d,主要处理城区的生活污水和部分符合环保规定要求的工业废水,已安装在线监控和与环保部门联网。西区企业自建污水处理厂,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浈江。
经核实,2021年度,始兴产业转移工业园和广东始兴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均没有出现污染物总量超标排放情况。
(五)纳污水体水质情况。
按照省、市要求认真开展园区周边的环境质量监测和企业常规监测,园区管委会不定时对园区周边及入园企业的常规监测,园区排放口上游、园区排放口下游 1000 米断面的水质正常,符合工业园区功能区划标准,没有出现超标或异常情况,入园的企业做到了达标排放,没有出现超标情况及环境事故。
(六)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由于园区建设资金缺乏、财政负担过重,园区空气质量在线监测系统等环保工程进度缓慢,园区还有部分企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工作没有跟进,且园区本身也因处于发展阶段而没有建立系统全面的应急处理机制。同时因经济发展形势缓慢,园区总量小等原因,入园企业招商难、发展缓慢,产能难以按计划发展,其他配套设施也很难全面上去,只能上一步,完善一步。
今后,我园区将严格按照省、市、县关于园区环保建设的工作要求,重点加强工业园环保设施的完善和入园项目的监管,在把好入园关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入园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督促入驻企业完善项目建成后的环保验收。同时,完善逐步完善区域环境监测、监控体系,及时解决建设过程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
广东始兴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2022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