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与人类抢食物的入侵害虫——马铃薯甲虫

马铃薯甲虫是什么?

马铃薯甲虫又名马铃薯叶甲、蔬菜花斑虫,隶属鞘翅目,叶甲科。马铃薯甲虫是全球重要的检疫性害虫,被列为全球最危险的入侵害虫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所规定的检疫性害虫。

1993年我国新疆伊犁地区首次发现马铃薯甲虫。目前我国有3个省的45个县发现马铃薯甲虫的踪迹,它的入侵危害范围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马铃薯甲虫有卵、幼虫、蛹、成虫4种虫态。成虫体长9~11.5mm,宽6~7mm。短卵圆形,体背显著隆起,红黄色,有光泽。鞘翅色稍淡,每一鞘翅上具黑色纵带5条。

马铃薯甲虫以成虫在土壤内越冬。越冬成虫潜伏期的深度为20~60cm。次年4-5月,当越冬处土温回升到14-15℃时,成虫出土,在植物上取食、交配。卵以卵块状产于叶背面,卵粒与叶面多呈垂直状态,每卵块含卵12~80粒。卵期5~7天,幼虫4龄,幼虫期16~34天。幼虫孵化后开始取食。4龄幼虫末期停止进食,大量幼虫在被害株附近入土化蛹。幼虫在深5~15cm的土中化蛹。蛹期10~24天。由于马铃薯甲虫有繁殖快、抗逆性强、传播途径多、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导致监测和防控的难度增大。

马铃薯.png

如何对马铃薯甲虫进行防治?

目前,对马铃薯甲虫进行防治的方法主要包括:

(1)物理防治:主要通过减少栽培,人为建立隔离带,直接捕杀,但是对于大面积的害虫来说,防治效果不是很好;

(2)化学防治:目前使用杀虫剂的化学防治仍是马铃薯甲虫防治的主要方法,但是马铃薯甲虫已经对于很多杀虫剂都产生抗药性,并且它们的抗药能力也在慢慢增长,因此对于杀虫剂的选择和使用都要谨慎,尽可能选择对环境危害小的杀虫剂,避免对农田环境和周围生态系统的破坏。

(3)生物防治:通过释放天敌,包括瓢虫、蝽类、草蛉、捕食性甲虫、寄生性蝇类等,或是利用马铃薯甲虫成活的规律和特点,将农作物进行倒茬,让越冬的成虫不会产生较大的破坏。当下,我国运用最多的是喷洒苏云金杆菌制剂600倍液,使用效果很好,对于马铃薯甲虫的抑制性较高。另外也可以通过使用基因工程手段培养转基因植物来对马铃薯甲虫进行防治。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智能互动 手机版
微信
始兴发布
图片2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