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大代表认为民生事务无小事,群众利益是大事,任职以来,他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用心用情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走访调研,他发现兴平路与丹凤西路十字路口(中)和丹凤西路十字路口(南)与沿江路存在极大的交通安全隐患,为保障群众出行安全,林发众积极提出代表建议并全程跟进,红绿灯亮了,车辆行驶有了秩序,群众过马路、小朋友上学安全了,周边群众的心也安了,大家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明显提升。通过发挥人大力量推动道路提升改造工程落地落实,林发众点亮了履职“红绿灯”,铺出了安全“放心路”,为建设“人文始兴”贡献人大力量。
当选始兴县机关团人大代表以来,林发众始终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誓言,代表不仅要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更要努力把呼声变成掌声,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扎根学校基层多年的他不改初衷本心、始终心系学生冷暖,当选人大代表三年以来,他立足自身工作,积极履行代表职责。
“同学们不要挤,请有序排队走斑马线通过马路”“同学们,注意来往车辆,不着急,安全最重要!”林发众在始兴县丹凤小学路口指挥交通、疏导车辆,全程护送学生安全通过路口,这是上下学期间经常出现的一幕,他保障学生安全出行的行为受到了家长和老师的一致称赞。但林发众觉得这还不够,要更好的保护出行安全还需要做的有很多很多。
“丹凤小学紧靠十字路口,经常有车辆经过,时刻担心家里老人小孩出行安全。”“学校道路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学生上下学拥挤,存在明显安全隐患。”“上学放学时间与居民上下班时间有交集,车流量、人流量大,孩子们上学不安全啊。”……这一声声的担忧牵动着林发众的心,林发众一刻不敢停歇,马上进村入户和当地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倾听,“零距离”收集群众对改善丹凤小学路况的意见建议。
通过多次实地调研,认真分析道路现状和存在问题发现,丹凤西路连接国道323线,路直道宽、车多人多,且丹凤西路暂没有安装车辆违章抓拍电子设备,车辆存在超速、任意停放、随意掉头等现象;丹凤小学师生上下学、县城居民往返人民医院、美景园小区居民出行都得经过这个路口,2022年12月丹凤西路和梧桐香岸至人民医院沿江路正式通车后,丹凤西路、沿江路车流量大大增加,人多车多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为缓解交通压力,交警部门在丹凤小学前面的兴平路与丹凤西路十字路口(中)和丹凤西路十字路口(南)与沿江路暂投的临时红绿灯,只有车辆通行指示信号灯,没有行人通行指示灯,不能满足行人正常安全通过马路的需要。丹凤小学师生3000多人,加上家长接送车辆、还有县城居民往还人民医院的老百姓都要经过此路,遇到上下学高峰时期,学生不能正常按照指示灯通过马路,拥堵、塞车现象频发,交通秩序十分紊乱,学生家长和群众出行十分不变,也存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针对上述情况,林发众实地调研后与相关负责人进行详细的沟通协商,全面规划改建方案相关事宜,寻找最优方案,梳理出意见建议并迅速草拟了《关于丹凤西路十字路口安装正式红绿灯的建议》,提出要丹凤西路十字路口(中)和丹凤西路十字路口(南)与沿江路交叉路口安装正式红绿灯,指挥行人安全有序通行,确保学生上下学安全;要安装车辆违章抓拍电子设备,禁止车辆超速、随意停放、任意掉头等违章行为,确保道路交通正常秩序。
随后经过多方沟通、协商,得到了多个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协调,很快该路口设置了临时移动便携式交通信号灯并已启用,后续的交通信号灯及电子警察系统项目建设正在按程序进行中,为老百姓的出行安全提供了有效的保障。这样的“速度与温度”,给过马路的学生和家长送上了一颗“定心丸”。
小小的一条路,将人大代表与老百姓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成为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红绿灯亮了,车辆行驶有秩序,群众过马路、小朋友上学安全了,大家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增加了!”丹凤小学学生家长感叹到。
“人大代表不是政治光环,而是重要职务,是要讲担当、有作为的。” 林发众认为,人大代表是一座桥,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万千群众。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要听人民心声、替人民进言、为人民尽责;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献言献策,维护群众的利益,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誓言。
林发众参与交通劝导
交警大队到学校和林发众了解建议案相关事宜
林发众和交警大队同志实地调
安全护栏安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