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笼罩下的澄江镇,村落里有一群忙碌的身影,他们是人大代表,他们以“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为目标,每周一晚深入村落和社区开展民情夜访活动,为群众讲解政策、倾听群众心声,为“百千万工程”的扎实推进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奏响了一曲曲为民服务的和谐乐章。
主动出击:夜访拉近代表与群众距离
华灯初上,人大代表们纷纷开启了他们的夜访之旅。他们轻车熟路地走进村落、社区,敲开一扇扇家门,带着真诚的微笑和关切的目光,与群众促膝长谈。在暖田村南石组,陈智炎代表走进村民家中,围坐在简陋却温暖的灯光下,和村民们拉起家常。村民们从一开始的拘谨到后来的畅所欲言,纷纷向代表诉说着生活中的点滴。从家长里短的邻里琐事到对政府政策的详细询问,从乡村道路夜晚照明不足到文化娱乐活动匮乏,代表们都仔细聆听,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这些来自基层的声音。这种近距离、接地气的夜访方式,打破了时间的限制,真正深入到群众的生活中,让代表与群众的心贴得更近,也为了解群众需求、找准“百千万工程”着力点提供了最真实的一手资料。
精准聚焦:民意引领“百千万工程”方向
通过一次次的民情夜访,众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如潮水般汇聚而来,这些民意如同一盏盏明灯,为“百千万工程”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在澄江村,群众反映的环境卫生整治以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等问题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焦点。针对这些问题,人大代表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推动绿美乡村建设和新实践文明实践广场建设等项目的实施。在善亨村,销售渠道不畅、价格不稳定等问题被摆上桌面,代表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和规划。经过人大代表的努力推动,善亨村正稳步推进乡村振兴车间项目的落地实施,村“两委”计划利用东莞市塘厦镇的对口资金,将善亨小学老校区改造为一座占地面积约1500 平方米、高两层的厂房,在村“两委”的积极引领下,计划落地该车间的食品加工企业已与该村村民就时蔬收购事宜展开了协商,待项目建成后,该车间将稳定收购本土各类时蔬,以制成酱菜、泡菜、辣味食品等副食产品,带动了村民就业和增收,为乡村振兴的“百千万工程”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工程建设更加符合群众期待,更加精准地满足民生需求。
深度落实:夜访成果转化为发展实效
人大代表民情夜访活动不仅仅是收集问题,更重要的是将这些问题转化为推动“百千万工程”的实际行动和成效。随着夜访成果的逐步落实,澄江镇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澄江村,新的路灯照亮了夜晚的乡间小道,村民们结束一天的劳作后,可以在明亮的道路上悠闲地散步。升级改造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村民们在这里进行体育锻炼、跳起欢快的舞蹈。乡村振兴车间照亮了村民们在家门口就业的希望之路,让“挣钱顾家两不误”从梦想照进现实。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百千万工程”带来的实惠,也让人大代表的民情夜访活动成为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有力地推动了“百千万工程”向纵深发展,为澄江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截至目前,澄江镇人大代表已入户走访271人次,推动解决群众问题23个。在人大代表民情夜访的持续助力下,“百千万工程”在澄江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焕发出勃勃生机,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