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于加强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调查与建议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工作,着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县卫生事业实现了较大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健全,卫生综合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为我县开展卫生强县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对比2020年卫生强县评估指标要求仍然存在差距较大的指标短板,尤其是卫生资源配置水平方面,卫生医护人员配置问题突出。针对这个问题,县政协教科文卫体委组织委员9月初前往卫计局,通过座谈形式,向卫计局相关领导和部门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及乡镇卫生院了解情况,听取相关工作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卫生队伍建设现状与评估目标差距

广东省对卫生强县技术人员配备评估考核指标要求: 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公共卫生人员数、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 2.8、1.0、3.5;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3名以上;本科以上卫生技术人员占比 40%以上。以我县常住人口22万人计算(卫生系统目前计算人口数),我县的执业(助理)医师数、公共卫生人员数、注册护士数和床位数分别要达到616人、220人、770人。全科医生要达到66人以上。本科以上卫生技术人员要达到700人以上。

目前在岗卫生技术人员934人(在编575人,临聘359人),具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225人,占工作人员总数的24%,大专学历445人,占工作人员总数的47%;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0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6人,占卫技人员总数5%,中级专业技术职务200人,占卫技人员总数21%,初级职称324,占卫技人员总数35%。

始兴县卫生队伍建设现状具体情况如下表:

二级指标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每千人口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人)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人)

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人)

本科以上卫生技术人员占比(%)

目标值

2.8

1

3.5

≥3

≥40

按照22万常住人口换算后目标值

616

220

770

66以上

700人以上

现  状

483

164

451

35

225人

差  距

133

56

319

31

475人

差距额%

21.6

25.5

41.4

47

67.9

对比主要评估指标,我县医护技术人员配备情况均与评估指标差距较大,卫生技术人员配备缺口大。

二、卫生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出现编外人员多,而空编率高的现象。据统计,目前我县医疗卫生系统有卫技人员934人,其中临聘人员高达483多人(县级医院349人,乡镇134人)。空编率达25.4%,其中县直医疗卫生单位空编率11.8%、乡镇卫生院空编率38.1%。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一是招考门槛高。 2002年卫生部强调卫生专业岗位逐步实行持证上岗。为此我县于2006年开始,要求参加卫技人员的招聘考试必须有相应的上岗证才能参加。因为医生执业上岗证要毕业工作一年后才能报考,造成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没条件参加我县卫技人员招聘考试。因此我县每年的卫技人员招考都难招到人才,难于满足各医院尤其是基层卫生院对专业人员的需求。

二是招考力度不够大。据了解,近三年组织编制内招录卫技人员情况如下表:

年度

计划招聘人数

实际招聘人数

县直医院

乡镇卫生院

县直医院

乡镇卫生院

2014

0

0

0

0

2015

12

3

12

2

2016

14

15

0

0

对比兄弟县南雄去年90人,今年50人;乐昌仅今年就招考104人,我县招考力度偏低。

三是卫生系统编制设置不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据了解,我县卫生系统人员编制从90年代至今未变动过,对引进和留住人才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县人民医院目前病床编制300个,岗位人员编制260人,目前该院实际有医务人员419人。医疗改革以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病人选择入住人民医院,现今人民医院实际开放床位已经达到500个,岗位人员编制人数远远不能满足运转需要。由于受编制设置的影响,人民医院有正高级职称编制8个,副高级职称编制47个,现有46名副高职称医技人员,副高级职称只有1个空缺。在县级医院的条件,副高级要晋升到正高级基本是0比率,而医院够条件评副高的中级职称人员12人,这些中级技术人员是经过多年培养锻炼的专科骨干,由于职称晋升空间受阻,往往很容易外流出去而造成人才流失。为保证医疗卫生工作正常运转,医院只能通过自聘临时工来满足工作岗位需求。临时聘任的技术人员,由于近几年我县卫生系统招考人数太少的限制,不能纳入编制,不能参加职称评聘,部分经过2年以上培养的编外技术人才到兄弟市县去参加招考而造成人才流失。

2.引进人才难,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医学影像、麻醉、病理、社区全科医生等学科专业人才和学科骨干人才匮乏。虽然县里出台了引进、培养卫生人才的优惠政策,但在卫生行业,这样的优惠力度不大,吸引力不够,优秀人才引不进、也留不住,定向招聘存在一定困难。加上医院招聘人才自主权不够,没有由医院针对术科需求专门招考。医院目前人才引进的途径只能采用临聘方式,对高层次及专科人才根本没有吸引力,难于引进人才。造成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不足,专业诊疗科室缺失。比如县人民医院尚未设置精神科,二级诊疗科目仍未独立开设。县中医院重点特色专科只有针灸科和骨科。其余推拿科、脑病科、脾胃病科、妇科、肛肠科、肿瘤科等中医特色专科尚未开展,未能打造出中医特色品牌。县中医院中医类医疗技术开展仅有41种,中药饮片处方仅占总处方量的23.84%。县妇幼保健院只开设妇产科、儿科两个临床科室开展一般性的诊疗活动外,其余项目未能有效开展。乡镇卫生院除太平镇卫生院外,其余卫生院住院部开设不规范,更没有开展二级以上手术,大部分病情稍重的病人进入县级医院,增加县级医院的压力和负担。

3.基层临时聘用人员多,医院负担重。2000年以来,由于国家对大中专毕业生不再统一分配,实行双向选择,大部分大学生不愿意基层就业,加上基层卫生院的人才流动、离退休以及辞职等因素,乡镇卫生院的卫技人员出多进少,人员出现“断层”现象。为保证工作正常运转,乡镇卫生院只能通过自聘临时工来满足工作需要。我县部分乡镇卫生院如澄江、司前、隘子、马市等乡镇卫生院的在编人数只有核定编制数的一半,甚至不足一半。司前、隘子临聘人员比在编人员多,司前在编人员8人,临聘17人,隘子在编人员15人,临聘人员16人。

三、加强卫生队伍建设的建议

按照《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 2015-2020年)》提出的目标及广东省2020年对我县卫生强县有关评估指标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医护人才短缺问题。

1.科学调整编制。一是合理调整编制。按照卫生强县评估指标要求,根据目前农村人口群居县城的现状和特点,对卫生事业单位编制和岗位数进行一次科学合理的调整和编制。县级医院按二甲达标要求科学调配编制及岗位数,如县人民医院、中医院。二是合理解决编外医技人员多,空编率高的矛盾。制定招考倾斜政策,对现在各医院上班的,具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取得助理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临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在乡镇卫生院工作满3年的具有助理级以上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的临聘人员,采取直接面试、体检方式组织定向招考,合格者与卫计部门签订服务年限等协议后列入卫生事业编制

2.加大人才引进政策实施力度。一是根据形势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卫生系统引进人才待遇激励机制,创造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氛围;二是拓宽人才引进渠道,给予县直各医院自主权,每年安排一定名额,由卫计部门会同医院根据专业需要自主招聘引进高层次、专科紧缺型人才,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据卫计部门反映,今年4月份前往韶关学院参加医科大学高等院校毕业生现场招聘会,珠三角地区为了招聘人才,招聘启事明示本科以上医学专业毕业生,一旦审查合格录取,可以直接入编的优惠政策,招聘现场门庭若市。而我县的招聘现场冷冷落落,无人问津,更无从谈招聘人才。建议放宽招聘条件,针对紧缺型专业人员可放低学历要求取消执业证等限制,先行招入。签订三年用工合同,三年用工合同期满未取得执业证书的不再续签合同三是加大招考力度。根据卫生强县2020年评估指标要求,加大卫生事业单位招聘名额,今后2-3年,每年县直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均不低于50人的名额进行招考,促使卫生强县工作各项指标如期达标。四是出台紧缺专业人才定向代培政策。由县级医院及高校联系,自主定向代培人才。五是提高医务人员待遇。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完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重点向业务骨干、关键岗位、临床一线和突出贡献的医务人员倾斜。尽快出台实施《始兴县卫生事业发展人才引进实施意见》

3.加大医疗机构人才培养一是加大对基层卫生院帮扶力度。卫生部门制定出台医疗卫生系统内专业帮扶计划,每年在县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选派一批医护人员交流轮岗,进行传帮带,提高基层医护人员及卫生院整体医疗水平和服务技能。二是提升学历。出台相关奖励政策,实行个人、所在单位、财政按比例支付学费形式,鼓励医护人员参加能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以上学历或相应学位的非脱产学习,提升学历层次。三是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每年分批派新录用医学类本科毕业生,到培训基地接受3年系统性、规范化的住院医师培训,全面提高医技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临床能力。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智能互动 手机版
微信
始兴发布
图片2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