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休闲度假的方式来释放压力,尤其是城市居民,更愿意在假期远离城市亲近自然、走向农村,欣赏自然风光,体验乡土风情。我县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中国生态康养胜地,生态、围楼、温泉、文化等资源丰富。其中,作为环车八岭生态经济圈重要组成部分,X344线田心至罗坝段、S244线罗坝至都亨段(以下称“罗坝田心至都亨沿线”),各类资源丰富,大有可为。
2021年5月至7月,围绕乡村振兴主题,县政协提案委组成调研组,在罗坝镇开展了专题调研。我们调研认为,可以罗坝田心至都亨沿线为纽带,打造一条乡村旅游示范带,为推进我县环车八岭生态经济圈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现将有关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罗坝田心至都亨沿线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深入实施“全域旅游•全景始兴”旅游发展战略,抢抓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发展机遇,把旅游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综合性产业来抓,旅游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20年,成功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罗坝田心至都亨沿线一带旅游资源丰富,开发较早,具备深入推进旅游开发的基础和综合条件,旅游发展前景广阔。
(一)地理位置特殊。该路段是县城通往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通道,是“环车八岭生态经济圈”的重要一环。被誉为“物种宝库,南岭明珠”车八岭自然保护区建于1981年,经过40年的保护与发展,先后荣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生物圈保护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际自然保护地联盟成员等8项世界级和国家级品牌。2020年,被认定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2021年,成功创建全国首个中国生物圈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示范保护区。目前,车八岭已成为始兴乃至广东走向世界的一张“靓丽名片”。随着“车八岭”知名度不断提高,前往车八岭保护区的人员或游客将大大增加,深入挖掘罗坝田心至都亨沿线旅游资源,加强餐饮住宿服务等供给,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带,可有效地“截留”车八岭游客,或延长其逗留时间。
(二)自然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罗坝镇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在田心、上营以及刘张家山森林公园内,散布着众多的温泉泉眼。2020年,田心村热水塘自然村建设了以温泉为特色的热水塘公园,有效提高了当地群众的生活质量,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典型缩影。拥有多彩的刘张家山森林公园。国有刘张家山林场面积499.1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3.5%,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粤北最好的天然温泉、粤北山区最典型的常绿阔叶林。2020年,刘张家山林场被认定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拥有传奇的石笋景区。位于大水村亚历亨,内有高约50米的石山“石笋”,有“铁笔插深潭,倒写文章天作纸”,这一千百年来、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的绝对传奇佳话。石笋峡、石笋瀑布、燕子岩、亚历坑森林公园等景点令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拥有壮观的杉树王。大水村黄竹坑320多年树龄的广东杉树王雄伟壮观,吸引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成为网红打卡点。从都亨墟到黄竹坑的7公里乡村道路,风景秀丽、空气新清,是徒步的极佳路径。
(三)文化底蕴深厚。“国保”长围:坐落于罗坝镇燎原村长围,具有“全国第一长围”美誉,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村庄内保存有古围楼、古城墙、古街巷、古桥、古井等大量历史传统建筑,对研究客家民居建筑具有较高的价值。角田火龙:角田村的舞火龙,已经延续近五百年历史,成为我县元宵节前后颇具特色的民俗活动。目前角田村专门设置了火龙展厅,以保护和传承火龙文化。罗坝醇米酒:客家米酒“罗坝醇”,精选罗坝本土生产的优质大米为原料,配合山泉水,采用客家传统酿酒工艺酿造而成,产品远销珠三角等地。酒厂作坊的系列酿酒设备,以及酒窖中120坛1米多高的大酒缸,令人好奇而有趣。桃源民宿:桃源村具有良好的生态资源和民俗风俗。该村结合自身优势,以“三清三拆”和乡村振兴为契机,充分利用具有500多年历史的“土围”,闲置土地、废弃农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民宿,使古建筑平添魅力、焕发新生。目前,初期投入1000多万的民宿项目,已对外接待游客。
(四)产业基础良好。蚕桑产业:罗坝镇是我县面积最大的蚕桑生产基地,田心至都亨沿线的上营、河渡、上岗、燎原、淋头、角田、东二等村种桑养蚕历史悠久,目前全镇蚕桑种植面积6000多亩,年产值达1400多万元,成为罗坝镇经济主导产业;万亩油茶基地:万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油茶基地,目前种植面积上万亩,是广东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广东省林业龙头企业。每年11、12月油茶花开时节,漫山遍野硕大洁白的油茶花,观赏性十足。生态茶场:车八岭茶场、亚力坑茶场的有机茶业远近有名,茶叶产品在广东茶叶产业大会、广东省茶叶质量推选活动中,多次荣获“广东十大好春茶”等省级奖项。目前,车八岭茶叶基地种植面积达3000亩左右,亚历亨茶叶基地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
二、存在问题
罗坝田心至都亨沿线一带,虽然旅游资源丰富,并较早地开发了一些旅游景点,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总的来说,该线路的旅游开发还不够充分,设施和标识标牌等不够完善,丰富的资源禀赋还没有用足用好,旅游开发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主要问题有:
(一)缺乏整体规划设计。罗坝田心至都亨沿线资源丰富,但缺乏统一规划引领指导,各景区景点仍处于各自为政的初始粗放开发阶段。
(二)资源利用分散低效。现有景区景点普遍规模偏小,开发水平不高,旅游产品单一,市场吸引力不强。如,温泉资源开发,一直以来均是以小型温泉企业为主,接待服务能力差,缺乏大型龙头温泉企业;文化资源活化利用程度不高,如角田火龙,只是在元宵节期间组织舞火龙活动,村委会设置的展馆面积较小、布展内容少而简,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需进一步加强。
(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道路交通设施、标志标牌、旅游公厕、停车场等不够完善,尤其是田心至罗坝路段,道路等级较低,弯多路狭,安全性差。都亨撤乡并镇后,该片区常住人口少,土地、房屋闲置情况突出,发展滞后,辐射带动周边景点作用小。
(四)产业融合发展不足。蚕桑、油茶、茶叶等农业产业与观光、休闲、体验等旅游模式结合不够,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程度不高。
(五)宣传推介力度不大。沿线各景区景点虽风景优美、内涵丰富,但包装不精,宣传不够,知名度还不够高,许多旅游资源尚处于“沉睡”状态,宣传推介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三、发展建议
要以环车八岭生态经济圈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品牌效应,立足资源优势,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加强旅游招商,引进龙头企业,建设罗坝田心至都亨乡村旅游示范带,着力打造“双区”的“最美后花园”“最佳康养地”“最优体验场”,推动我县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更好地融合发展。
(一)完善旅游交通,拓展公路旅游功能。“要致富,先修路”。要加大旅游交通基础设施投入,配套完善旅游元素,提升公路交通的旅游功能。一是打造旅游主干,提高片区整体性。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按旅游公路线路标准,全面改造区域主干公路,提升片区的整体性、连贯性。二是发展旅游支线,提升景点通达性。要合理规划建设旅游支线,尽可能一线串联多点。对道路狭小、弯多路陡、靠近靠壁的支线,合理设置会车道,增加防护栏、减速带、凸面镜及警示牌等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到达景点的“最后一公里”畅通、安全。三是完善沿线旅游元素,提高游客体验度。适当建设紧急停车带、休息区、观景台,完善标志标牌、美化路域环境,打造路景相融、宜驾宜旅的畅安舒美示范路。针对村庄沿路分布的特点,结合乡村振兴和人居环境整治有关项目,实施沿线村庄景观提升工程,通过村庄外立面改造、种植绿植和花卉,提升村容村貌,让道路成为“美景长廊”。
(二)整合特色资源,增加旅游产品供给。根据资源分布集聚情况,建议打造田心、罗坝墟、石笋、都亨古墟等旅游片区,每个片区集中力量打造若干特色景点,着力建设一批旅游特色村和网红打卡地。一是发展康养旅游。建议围绕温泉、森林、生态、人文等资源,打造特色康养旅游品牌。统一开发和科学管理地热资源,全面整治小型温泉发展乱象,加快推进昌松农宿度假村项目。围绕“石笋”周边的神话传说、怪石浅滩、溪流峡谷等资源打造石笋景区。二是夯实文化基础。积极构建“政府引导、民间参与、政民联动”的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格局,加大对围楼、火龙等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力度,推进申遗保护工作,培育文化传承人,深入开展围楼认养,精心组织民俗活动,建设罗坝传统技艺展厅,创新展览方式,丰富展览内容,夯实文化旅游底蕴。围绕油茶产业、罗坝醇酒产业及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打造南蛇坑景区。三是加强农旅结合。加快蚕桑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在巩固发展蚕桑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开发桑葚酒、桑叶茶、蚕桑叶菜,扩种桑果采摘体验基地,发展桑园观光、蚕桑农家乐,提升蚕桑附加值,延伸蚕桑产业链发展。以万亩油茶基地、车八岭茶叶、亚历亨茶叶基地为龙头,大力发展茶叶、油茶、香菇等林下经济,注重发展采摘体验、休闲观光、摄影采风等,延长农业产业发展链条,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四是打造特色古墟。在原都亨墟位置打造游客特色集散地,配套车站、餐饮、住宿、购物等功能,提高餐饮住宿接待能力,辐射桃源、杉树王、车八岭保护区等景点。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和农房,发展特色民宿,减小投资成本,提高资源利用和旅游接待能力。
(三)提高服务水平,推动旅游健康发展。深入谋划提升旅游服务环境和设施,完善规范标识标牌视觉导向系统建设,大力发展智慧旅游,持续提升旅游服务接待能力。一是提供高水平导游服务。加强政府组织引导,培育一批导游人才,提升导游综合服务水平。按风格统一、凸显景区特色的要求,对标识标牌进行专业设计,完善景区全景牌、导览牌、景点介绍牌、行车指示牌、功能标识牌、温馨提示牌等标识系统,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二是提供高效能网上服务。积极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提升行业的服务能力,不断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和深度体验需求。用好网络平台优化旅游服务,将景点相关信息上传导入携程旅行、同程旅游、高德地图等旅游类APP,满足游客对餐饮、旅店、路线、门票等查询预订的综合服务需求。三是提供高品质食宿服务。大力发展特色鲜明、主题突出、品质优良的精品旅游饭店,深入挖掘地方饮食文化,打响桑叶汤、都亨豆腐、野蜂蜜、罗坝醇等美饮美食品牌。加大酒店和民宿开发力度,丰富住宿产品供给,满足不同游客群体住宿需求。
(四)创新宣传模式,提升旅游知名度。古语云: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信息爆炸的新媒体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因此,做好宣传、打响品牌,是吸引游客和长久发展的关键。一是制作好系列宣传作品。聘请专业团队或民间高手,针对景点制作系列图文视听宣传作品,形成一批丰富多彩、吸引力强的高质量宣传作品。讲好环车八岭生态经济圈故事,扩大环车八岭生态经济圈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环车八岭生态经济圈开发建设,吸引更多游客慕名前来。二是开展好系列节庆活动。精心组织春节、元宵节、蚕桑节、围楼文化节、农民丰收节等各类节庆活动,以及环车八岭自行车赛等大型赛事活动,不断提高始兴旅游知名度和吸引力。三是利用好系列传播平台。用好微信朋友圈、各级政府网、电视台以及新媒体,从“周边游”宣传开始,针对县内、市内及珠三角等不同旅游群体进行宣传推介,从内到外逐步扩大宣传面,提高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