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于加快推进始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调研报告

  2024年1月1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提出“建设美丽乡村,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有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和黑臭水体”“新征程上,必须把美丽中国建设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意见》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纳入了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把美丽中国建设摆在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凸显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为深入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加快推进“美丽始兴”建设,调研组围绕“加快推进始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调研课题,通过查阅相关文件资料、现场实地察看、走访群众听取意见建议、召开相关部门座谈会等形式,深入了解我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现状,认真总结我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当前存在的问题,研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以问题为导向,于5月下旬外出赴湖南省、江西省的部分兄弟县市区开展调研考察,积极寻找加快推进我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科学方式方法。调研活动深入扎实,富有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初步成效

  县委县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践行“生态立县”战略,纵深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特别是近几年来,高度重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时间要求,全面压实各乡镇和县直有关职能部门工作责任。县住管局、县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始兴分局等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本系统本行业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安排,分别会同各乡镇组织实施了始兴县ppp模式整县推进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浈江支流始兴段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程、墨江河流域农村污水综合治理一期、北江流域(始兴县墨江流域段)水污染防治等一系列污水治理项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污水处理终端站点不断增多,管网敷设覆盖率不断提高,设备设施不断完善,治理模式和治理工艺不断科学优化,治理能力水平不断提升,全县各乡镇均已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摆上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美丽乡村的思想共识初步形成。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

  尽管我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调研组经过认真全面地梳理调研材料和对比治理目标任务,发现当前我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仍旧存在不少的问题,遇到不少的困难,主要是:

  (一)工作统筹协调不够,推进乏力。过去的几年,由于污水治理资金来源渠道不同和部分县直单位职能交叉等原因,我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主要由县住管局、县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始兴分局等相关职能部门根据本系统上级主管部门的资金安排和工作部署,各自为战,分别自定工程建设标准、自行规划设计、自行组织实施,缺乏全县的治理整体规划和统筹安排部署,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相互沟通协调不够,未形成有效工作合力,影响了工作推进进度。

  (二)完成全面治理工作任务时间紧任务重。根据我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攻坚行动实施方案要求,2025年底全县要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但截至2024年7月,我县已认定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自然村仅有693个,治理率是66.19%,要在2025年底全县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任务还有三分之一多,时间却仅仅一年多点,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全面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的目标任务,时间紧任务重。

  (三)已完成建设的工程项目需要修复的工程量大。我县部分乡镇较早时候便开展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但由于缺乏全县的整体规划和统一的工程建设标准,导致早期建设的大部分工程项目在终端选址、管网布设,以及治理模式及治理工艺选择上没有做到因地制宜,科学选择,分类施策,需要修复的工程量大。

  (四)项目资金缺口大。我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资金主要包括设备设施建设资金、前期工程修复资金和后续运维资金等三部分。我县是经济欠发达县,县级财力有限,上述各项资金均存在缺口,需要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解决,资金保障不够有力。

  (五)影响治理工作推进的其他因素还很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涉及农村千家万户,涉及农村土地政策、农村地形地貌、农村房屋建筑布局,涉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业技术、污水治理模式和治理工艺等方方面面,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的用地指标、农村房屋错乱复杂造成的施工困难、村民参与支持度不高造成的阻工阻挠、专业技术力量不足造成的工程质量不高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我县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有力推进。

  三、加快推进我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意见建议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是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实施“百千万工程”系列工作的重要举措。针对我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调研组结合本地实际和外地经验,就如何加快推进我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和责任落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和部门配合是完成工作任务的根本保证。县委县政府要成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牵头抓总,统筹、组织、协调、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要进一步认真研究,细化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明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时间要求。要进一步明确乡镇和县直各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压实工作责任,强化部门协调配合。其中乡镇为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主体负主体责任,县环保部门负技术指导和工程建设监管责任,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协助筹集、保障资金,县自然资源局协助解决用地指标问题。同时,还要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纳入乡镇和县直机关绩效考核,严格落实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推进不力的单位和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

  (二)坚持问题导向,全力推进污水治理提速增效。一是建好《新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台账》和《修复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台账》两本台账,明确各子项目的资金投入、工作措施、完成时限、责任单位责任人、治理模式和治理工艺等关键要素,实行台账管理。二是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速增效。要严格落实督查、按月定期上报工作进度等工作制度,形成乡镇间赶学比超的竞争局面,确保阶段性任务按期完成,快马加鞭追赶进度。三是把牢工程质量关。要吸取前期工程建设不规范、质量把关不严造成修复工程量大的经验教训,坚持“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干”原则,严格审核把关施工单位资质,保障专业技术力量,要切实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四是全面落实前期工程问题整改。要建立统一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质量标准,对照标准和《修复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台账》,抓好前期工程的修复完善,对账销号,确保全部设备设施用得上、用得好。

  (三)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选择污水治理模式。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涉及千家万户,农村地形地貌、房屋建筑布局各有不同,房屋错乱复杂,农村数量多、居住分散,生活污水水质、水量波动大,不仅管网投资高、效率低,套用城市污水处理工艺也存在能耗高、管理复杂等问题。要根据各村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严格落实“一村一策”,科学选择污水治理模式和治理工艺。比如在选择污水治理模式上,墨江小平原地区的太平镇、顿岗镇、城南镇地势平坦,农村人口密集,生活污水收集容易,可采取污水纳厂集中处理模式;山区乡镇司前镇、隘子镇、澄江镇、罗坝镇和深渡水瑶族乡地形地势复杂,人口居住分散,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较困难,可采用分散处理模式,由村民小组或临近的几家几户建立“小小型”的处理站点进行生活污水治理。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上,“微生态滤床+自流+菜园自取/农田漫灌”污水资源化利用治理工艺,“污水纳厂集中厌氧消化+人工湿地”资源循环利用治理工艺,“一体化污水处理+自然湿地”低成本高效率工艺等生态环保、资源循环利用治理工艺,都可以在全县范围推广使用。

  (四)加大资金筹集力度,优化经费保障机制。资金保障有力是项目顺利完成的前提。要想方设法扩大资金筹集渠道,加大资金筹集力度,保障一次性投入的终端站点建设和管网铺设资金,确保按期顺利完成建设任务。项目建设资金筹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渠道解决:一是尽量争取更多的中省农村环境整治专项资金和涉农资金;二是用好用活国债资金,在资金安排上尽量给予政策上的倾斜;三是结合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做好关联建设项目的捆绑打包;四是积极探索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和项目运行,将污水处理终端站点和污水收集管网建设、运营维护等一体打包给社会资本建设与运行,以后逐年还本付利。要建立完善运维资金保障长效机制,2025年底全面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项目后,运维资金将是很大的一笔支出,依靠省级涉农资金分配远远不能满足,要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有钱建好”也能“有钱运行好”,县委县政府要在财政预算上给予安排,保障运维资金。要积极探索资源综合利用途径,有效利用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服务项目、利用资源降低运行成本,降低项目对财政资金的依赖度,实现农村生活污水长效化、持续性治理。一是已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地区,可探索受益农户收费机制,拓宽运维资金来源渠道;二是在污水处理设施站点上加盖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由光伏发电产生的经济效益保障污水处理设施后期运维管理费用。

  (五)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激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内生动力。村民是农村生活污水的产生源,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主体,也是污水治理的直接受益者,要引导他们支持和参与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利用群众的力量来提高污水治理成效。一方面,加大对农村群众的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与抖音、快手等媒体手段,通过深入广泛的宣传动员,普及环保知识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等,增强农村居民环保意识,使之认识到农村生活污水规范化治理的必要性与关键性,引导其自觉参与到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中,积极配合施工单位完善污水收集管网铺设。另一方面,加强农村基层治理,将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纳入《村规民约》,明确村民维护公共环境的责任,承担整治庭院内部、房前屋后环境的责任,并采用村民自治组织或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方式来落实村庄公共空间整治,规范村民生活用水排放习惯,从源头上减少污水直排、乱排的现象。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智能互动 手机版
微信
始兴发布
图片2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