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中的“始兴江口古遗迹”,主要指浈墨两江合江口,位于始兴知名的历史人文地域“始兴江口”(现始兴县太平镇河北村、罗围村、江口村周边地区),该地有罗围汉代古城堡、秦汉烽火台、墨水迴澜、栖霞楼、阶口驿等古代人文遗迹,以及广为流传的重大史事、众多诗词等历史文化渊源,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为了进一步做好始兴江口古遗迹的开发利用工作,本调研组,先后在3月底、4月底前往扬州、赣州进行了考察和调研,经过认真的思考和研究,形成了调研报告,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始兴江口古遗迹的资源情况
始兴建县一千多年,随着岁月变迁,风雨侵蚀,已有不少古代建筑湮没在历史尘烟中。然而,在“始兴江口”附近,却有着始兴至今为止,保存历史最为长远、意义十分独特的古代建筑遗址,同时,当地也是始兴古十景之一“墨水迴澜”所在地。
一是罗围汉代古城堡。罗围汉代古城堡就在江口古遗迹的河对面,位于太平镇罗围村,面积8000多平方米,现残存四面城墙、平台、高台、望台、护城壕沟等遗迹。1983年被发现,1988年被确定汉代遗址。1989年6月,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军事建筑类型。多年来,学术界对于罗围汉代古城堡进行了研究,其中有专家认为罗围汉代古城堡遗址就是岭南著名的三大关之一——横浦关。
二是江口秦汉烽火台。1988年至1998年间,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始兴浈墨两江的山峦上,发现32座烽火台遗址,其中河北村下澄地、棠加村就有多座烽火台遗址。这些烽火台遗址的存在,充分表明了“始兴江口”在古代的战略位置的重要性,为“始兴江口”是始兴历史上的重要军事节点作了注脚。
三是“墨水迴澜”景点。明代嘉靖版《始兴县志》就记载了始兴十景,其中之一有“墨水迴澜”,清代康熙版《始兴县志》写道:“城西一里水黑如墨,产佳鱼。下流二十余至江口与浈水合流,五里余墨白界然,景曰墨水迴澜”。事实上,根据航拍照片可见,墨江与浈江汇合时,墨江为青色,浈江为黄色,泾渭分明,堪称奇景。
(二)始兴江口古遗迹的开发价值
第一,“始兴江口”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有关史料、遗址及研究表明,浈江、墨江汇流后北岸的河北村上、下江口至马眼一带,自三国永安六年(公元263年)置始兴县、甘露元年(公元265年)设始兴郡,至隋朝的几百年间,那一带曾先后设立为始兴县城、始兴郡治(见陈桥生《唐前岭南文明的进程》、祝鹏《广东省广州市佛山地区韶关地区沿革地理》),是最早的政治中心。虽然,从北宋初期起,始兴的县域政治中心逐渐往墨江流域小平原转移,郡治所也几经变迁;明朝中期后,“江口”的中心由浈江右岸转移到左岸,形成新的“江口街”。但在水路为主要交通方式的时代,据记载,由于当地设有朝廷驿站——阶口驿,因此,江口一直是始兴的一个重要枢纽和墟集;有时可以这样说,“始兴江口”就是指“始兴”。
“始兴江口”由于地理位置独特,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演绎了不少重大的历史事件,如: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楼船将军杨仆奉旨到广州平定“吕嘉叛乱”,大军经过始兴江口;始兴太守陈霸先凭借始兴丰富的资源,养精蓄锐,积蓄力量,于梁大宝元年起兵讨伐侯景,经过数年的征战,夺得半壁江山,在建康建立陈朝等。据有关史料,隋朝宿国公麦铁杖也出生于始兴江口唐家村。从晋至隋的几百余年时间里,谁想控制岭南,必先占据始兴。
第二,“始兴江口”具有鲜明的文学色彩。
千百年来,也有许许多多的朝廷命官、文人墨客经始兴江口南贬北归、北上南还。面对悠悠浈水,他们触景生情、文思泉涌、笔下生花,将江口写入诗词歌赋,仅据笔者不完全统计,类似诗词已有三十多首,涉及张九龄、韩愈、宋之问、区大相、龚鼎孳、屈大均、王士祯、查慎行等近二十位诗人名家、达官显贵,时间跨度上千年。
如唐初著名诗人宋之问写的《早发始兴江口至卢氏村作》,盛唐名相张九龄开凿大庾岭路、改善南北交通时写的《自始兴溪夜上赴岭》,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写的《过始兴江口感怀》,让人感叹也有如此多的名人大家来过始兴。又如明朝中期的史学大家、顺德人黄儒炳,多次经过始兴江口,先后写了《经始兴江口》《始兴江口早发即事二首》《登始兴黄塘道中排律十四韵呈陈明府》。他的《经始兴江口》:“……楼船通汉将,铙吹起陈王……”,高度概括了发生在始兴江口的两件历史大事:西汉楼船将军杨仆南下广州平叛率大军从此经过,陈霸先从这里起兵统一南方建立陈朝。如广东左参政罗侨写的《过始兴江口号一首》:“黄塘南下始兴江,水碧沙明亦可航。父老争迎参政急,督邮频报绣衣忙。入来且避青骢马,归去仍开绿野堂。玲珑岩上高回首,遥望文山是故乡”,既叙述了黄塘、江口两个驿站情景,也描写了始兴的玲珑岩,等等。
这些作品,既从侧面反映“江口”在始兴历史上的交通枢纽地位,也让“江口”在始兴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可以这样说:始兴建县一千多年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始兴江口”可以说是作为始兴文学的“坐标”而存在,载入史册、名传四方。
二、考察心得
通过在扬州、赣州考察的情况,我们得到几个关于如何开发利用古遗迹的启示:
一要文化赋能。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从根本上来讲,古遗迹旅游载体是遗产,文化是灵魂,旅游是活化与传播手段。真正的古遗迹景点不应只是华丽的建筑,而应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与人文气息。有文化的景点,有特色的景点,才有吸引力。没有文化支撑的景点是苍白无力的,难以持久的。
我们考察的几个地方,都是通过深入挖掘古遗迹的历史底蕴、主打特色文化来进行开发利用。如扬州市以瓜洲古渡古运河为主线,以长江自然风光及江滨田园风光为依托,开发建设古运河风光带、江口岛暨锦春园、瓜洲闸园林区、江滨浴场休闲度假区、江口古街民俗风情区、芦苇野趣园、林果观光园区和大桥风景区等八大景区。如赣州市章贡区以宋代城墙历史人文为主线,开发建设了八境台、郁孤台、福寿沟等景点,据我们现场交流得知,八境台、郁孤台两个楼台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重建的。
二要敢于创新。一个地方古遗迹旅游的活跃程度除了受文物遗址本身能级、区域旅游市场大小等因素影响之外,管理与运营主体的使命感、能动性和创造性也是核心变量之一。如果缺少策划站位的高度、文化挖掘的深度、创意转化的亮度以及产品体验的精度,没有给人们“必须到此一游”的充分理由,文物遗址也难以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
以我们考察的瓜洲古渡张若虚文化馆为例,虽然史实上没有说张若虚是瓜洲人,也没有史料说《春江花月夜》写的是瓜洲。但当地敢于创新,从张若虚是扬州人这个角度,开发建设了张若虚文化馆,虚虚实实之间,又为瓜洲古渡增添了一个旅游景点。
三要善于借力。扬州市瓜洲泵站位于瓜洲古渡公园旁边,主要是为扬州市城市排涝和清水活水。然而,当地充分利用这个机遇,将整个瓜洲泵站设计成唐代建筑风格,并且融合了古代排涝历史文化展览,使瓜洲泵站成为了瓜洲古渡旁边又一处可游可观的景点。
始兴是省“百千万工程”消薄类典型县,属于人口小县、经济弱县,财力薄弱,这就很需要善于综合借助上级各项工作和项目,因地制宜的开发利用始兴江口古遗迹。比如我们可以借助罗围村典型村打造、农村宜居环境建设、北江水系整治、万里碧道建设、罗围汉代古城堡保护等等工作,多方借力,整体开发始兴江口古遗迹。
三、有关建议
一是明确发展定位。“始兴江口”具有重要的开发意义。在2024年1月召开的县委十四届五次会议上,县委书记华关在全会报告里提出要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启动汉代罗围城堡遗址勘探,而汉代罗围城堡遗址在古代其实就属于“始兴江口”一带。我们认为,在开展汉代罗围城堡遗址勘探时,可一并发掘“始兴江口”遗迹,适当重建,活化利用,逐步把它打造成“诗坛圣地”“文学坐标”。
另外,古代从中原来到岭南,主要是通过水陆两种交通方式,其中,陆路主要是经过梅关古道,水路主要是经过浈江南下。如今,梅关古道已经开发为粤北著名景区。而“始兴江口”作为沿浈江南下的重要水路节点,至今未得到开发,我们认为可以结合广东目前极少古代渡口景点的现状,还可以把“始兴江口”打造为中原进入岭南的第一个重要渡口景点,即“岭南第一古渡”。
二是逐步推进开发。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始兴江口古遗迹开发利用工作牵涉面广,建设期具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建设资金需求较大。因此,应当由县文广旅体局作为业务职能部门,牵头负责始兴江口古遗迹的开发利用工作,太平镇、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务局、县政协办等部门参与协助各项建设工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二要科学制定规划。结合罗围汉代古城堡的保护开发、罗围村典型村打造等工作,可由负责罗围汉代古城堡规划设计的设计机构统筹兼顾,一并制定始兴江口古遗迹的开发利用规划,确保文旅开发更为科学合理,更为切实可行。三要认真挖掘文化。由有关部门负责组织人员,通过实地走访、查找文献书籍等方式,查找、论证“始兴江口”的历史文化,不断丰富和充实“始兴江口”的历史渊源、文化意义、开发价值。
三是积极争取资金。一要加大政府投入。县级财力有限,要分清轻重缓急,一方面逐步增加经费,一方面用好经费。逐年增加投入,并视实际情况每年给予一定的管护和运营经费。二要发动社会资本。通过政策引导,动员、鼓励和支持村民集体资金、社会资本参与景区建设,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形成政府、村民、社会多元投入的良好局面。三要争取上级资金。景区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应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有关部门专项资金,缓解始兴的经济压力。要借助“百千万工程”的东风,参照借鉴太平镇水南村、马市镇红梨村、沈所镇石下村等模式,做好项目包装,将始兴江口古遗迹纳入乡村周边环境整治范畴,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的乡村振兴整治资金、专项债等。
四是建设古渡公园。结合我们考察调研的情况,以及始兴江口古遗迹的资源,建议开发建设始兴江口古渡公园。一是恢复重建栖霞楼。该楼建于南北朝时期,位于始兴江口,可在犁头嘴择地恢复重建古代建筑风格的栖霞楼,建议先打造较高较大的基台,然后在基台上建设三层以上的栖霞楼,便于登高观望两江三地风景。二是恢复重建古码头。可在犁头嘴择地恢复重建古码头,置立一些搬运工雕像等。三是建设展览馆。建设汉唐建筑风格的展览馆,介绍始兴历史文化,尤其是始兴江口、阶口驿站、始兴郡治、县城历史的图文内容,或者现代光电投影模式均可。例如纪念和描写楼船将军平叛过江口、始兴太守陈霸先凭借始兴资源起兵反梁建立陈朝、隋朝宿国公麦铁杖征伐高丽等历史,展览馆均可一并反映。四是建设牌坊。可借鉴瓜洲古渡公园模式,在河边建设一座牌坊,一边刻写“始兴江口”,另一边刻写“墨水迴澜”,两边均可雕刻楹联,更具文化色彩。五是建设名人立像。建议建设始兴历史上著名的始兴佬代表张九龄、老始兴代表陈霸先的立像(或将某亭子命名为霸先亭),并结合张九龄著名诗作《望月怀远》《自始兴溪夜赴岭》,引导游客的崇敬之情,让游客更加了解张九龄、陈霸先与始兴的历史渊源。六是建设诗词碑林。将历史上撰写始兴风光、始兴江口、墨水迴澜等诗词雕刻在碑石上,增添古渡公园的文化底蕴。七是建设樱花堤道。建议精选扬州市内、适合始兴种植、观赏性强的樱花品种,在堤道上进行种植,增加古渡公园的观赏性。同时,建议堤道护栏设计为古城墙式风格,进一步增加观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