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始兴县“十一五”时期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

8312-03-2007-000008
始劳社〔2007〕3号
 
始兴县“十一五”时期劳动和社会保障
事业发展规划
为完善本县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开创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促进本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始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和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重点专项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方针。
十一五时期,劳动保障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为主题,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开发和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为中心,以提高劳动者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多渠道扩大就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二)主要目标。
十一五时期,本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总体目标是: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功能完备的就业服务体系,完善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政策体系,形成企业自主用人、劳动者自主择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市场就业机制;保障制度规范化和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构筑社会保障安全网;大力推进职业素质教育,加快职业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建立和完善双方自主协商、政府依法调整,三方性、多层次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保持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三)主要预期指标。
1、就业和再就业。到2010年,全县从业人员总数达到36000人;失业人员的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以内。
2、社会保障。建立起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广大城镇劳动者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基金统一征缴,征缴率均达到95%以上。
3、实施就业培训工程和“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到2010年,每年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16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800人。
二、加快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一)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
以劳动力市场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为突破口,调整职业介绍体系的结构和布局,逐步形成公益性与产业化相结合、综合性与专业化相补充的布局合理、结构科学、功能完备、覆盖城乡的职业介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其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作用。
(二)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和劳动就业服务企业,鼓励发展城乡个体和私营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竞争优势,大力发展劳务输出事业;建立阶段性就业制度,推进非全日制、季节工、短期工等灵活的弹性就业形式,鼓励下岗职工、失业人员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就业,继续实行鼓励自谋职业的优惠政策。
三、全面推进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
(一)针对不同就业群体,开展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实用性的职业技能培训。
全面推进职业培训市场化、社会化、规范化改革。完善市场信息引导、社会各界支持、政策措施保障、培训促进就业的再就业培训机制;以就业培训为重点内容,以创业培训为主要项目,不断完善再就业培训计划,全力抓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确保有就业愿望、有培训要求的下岗职工全部接受免费再就业培训,培训后推荐就业率达到95%。
(二)加快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进程,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按照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基本思路,规划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使专业性与综合性职业技能鉴定所互为补充、合理布局,共同为劳动者提供鉴定服务。进一步构建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体系。
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始兴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安全网
(一)完善社会保险体系。
十五时期,建立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基金征缴五险合一、统一运作的社会保险制度。
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2年开始启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5年底前基本覆盖到所有城镇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和退休人员,完成公费医疗和企业大病统筹制度向基本医疗保险的过渡。建立包括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大额医疗费用互助、企业事业单位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以及城市基本医疗救助制度等内容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医疗需求。建立医疗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合理分担的机制。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的管理,引入竞争,建立医疗、患者、保险三方制约机制。建立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等医疗服务管理体系,加强对医疗费用的管理。
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制度。按照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运行模式。逐步实现个人账户实账运营。加速将事业单位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步伐。对移交本市的行业统筹企业进行分类指导,2010年底前实现费率水平、基本养老金待遇的平稳衔接和过渡。
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功能,推进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的并轨。在完善失业保险的工作规范和工作流程的基础上,2010年底前建立失业保险基金的个人缴费记录,基金缴拨全部实行属地化管理。失业保险实行银行发放,切实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
在实现社会保险管理体制统一基础上,实现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统一征缴、一票托收、分别建账。
(二)初步实现社会保险社会化管理。
实现社会保险的社会化管理和服务。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缴拨都要实行县属地化管理。医疗保险社会化要高起点,实现在职职工的医疗管理和退休人员享受医疗保险待遇资格与原单位分离。进一步推进养老保险基金缴拨的属地化管理。
(三)提高社会保障资金的支撑能力,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与监督。
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使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和职工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发布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提高社会保险基金收缴率,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手段,确保各项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到位,使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缴率不低于95%。
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体系,形成行政监督、审计监督、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健全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基金管理的日常监督制度,防范、化解基金管理风险,保证基金的安全和完整。
五、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劳动关系调整机制
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提高集体合同质量,形成劳动关系双方自主协商、政府依法调整为主要形式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健全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基本建立由劳动保障部门、工会组织和用人单位组织组成的三方性、多层次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一)加强劳动合同管理。
在已经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企业,规范订立、变更、续订、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完善劳动合同内容及企业的规章制度,提高劳动合同管理水平。在未实行或尚未全部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企业中,加大推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力度,将劳动关系的建立和调整纳入合同管理的轨道。
(二)建立健全劳动关系调整机制。
完善由劳动保障部门、工会组织和用人单位组织组成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制度,通过签订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建立调整劳动关系机制。在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以及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通过推行集体合同制度,健全调整劳动关系机制,有效维护职工的权益。
(三)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和预防制度。
在全县建立起有效监控和预防突发事件、集体劳动争议的预警和处理机制。完善劳动争议仲裁三方机制,规范兼职仲裁员参与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办法。建立劳动行政调解机构,强化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控制化解机制,完善对简单劳动争议案件实行及时、快速调解的程序。研究和探索处理劳动争议的多种形式,建立劳动争议行政调解机制,形成多层次的劳动争议处理和预防网络,将劳动争议就地、及时化解。
六、加强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一)完善依法决策机制,保证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建立健全依法决策程序,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要广泛征询管理相对人以及专家学者意见,召开分析论证会,并履行法律审查程序。加强对政策实施效果的检验评估,制定并实行决策错误责任追究制度。充分发挥劳动保障政策专家咨询机构的作用,不断提高劳动保障工作科学决策水平。
(二)加大监察执法力度,确保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形成日常巡查、群众举报专查、开展专项监察、劳动保障年检等相互协调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运行机制。适应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要求,重点加强对无主管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监察执法力度,加强案件查办工作,年结案率保持在95%以上。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劳动违法案件立案调查与决定行政处罚相分离的监督制约机制。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强化素质培训;进一步充实执法人员,加强监察执法机构的建设。
(三)规范行政行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继续深化政务公开,将涉及管理相对人权益的行政管理事项全部向社会公开,实现行政审批一条龙服务,逐步开展电子政务。推广并完善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公开审理,全面增强劳动保障工作的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为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氛围。
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宣传媒体的作用,全面系统深入地开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的宣传教育,全面提高用人单位和广大劳动者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意识。新法律、法规、政策措施颁布实施前后,要采取各种宣传形式和手段,及时主动贴近群众开展宣传。注重宣传咨询活动的制度化,突出宣传的时效性、广泛性。
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劳动保障干部队伍
(一)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为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宣传。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结合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倡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要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修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凝聚力。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提高干部勤政廉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认真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大力开展以政务公开和效能监察为核心的制度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
(三)加强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全面提高业务素质。
对全系统干部普遍进行比较系统的业务、技能、任职培训和继续教育,使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得到明显改善,逐步造就一支精通业务、思想作风过硬、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推动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OO七年一月一日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智能互动 手机版
微信
始兴发布
图片2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