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澄江镇十二五规划

澄江镇十二五规划

 

澄江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新阶段。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特制定本规划:

指导思想

“十二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富民强镇、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壮大财政实力根本出发点,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工作重心,进一步加快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步伐,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协调发展,努力把澄江镇建设成为一个经济繁荣、人民富强、社会文明进步的现代化新型城镇。

基本原则

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展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正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保持社会供求总量基本平衡,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

总体目标

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我镇将立足生态和资源优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做强做大中草药材产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黄烟、蚕桑、水稻等农村传统优势产业,推动农业朝现代化、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不断壮大镇域经济实力。

(一)做大做强中草药材产业。一要扩大种植面积,在“数量”上实现新的突破。按照“因地制宜,集中连片、规模推进”的发展思路,切实抓好百草园中草药材种植推广中心和韶关利民制药厂田七种植两大项目的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更多实力雄厚的中草药材开发企业。力争用5年到10年的时间,全力打造3-5个中草药材种植推广中心,带动一批林农成为中草药材种植大户,使全镇种植面积突破2万亩,实现“年产量达10吨以上、年产值达5千万多元”的目标,努力将澄江打造成为“中草药材专业镇”;二要转变发展模式,在“质量”上实现新的突破。加强宏观统筹发展,引导同类企业发挥集群效应,通过加大对种植、加工、仓储、观光旅游等基地的建设,构建中草药材产业链,努力实现从“单一的种植模式”向“多元化的发展模式”转变,最终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目标,带动我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巩固发展农村优势产业。认真实施《始兴县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走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之路,按照“上造种烟,下造种稻”科学的田间轮作模式,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黄烟、水稻、蚕桑等传统优势产业,坚守“黄烟、蚕桑产量居全县第二”位置。一是继续壮大黄烟产业。加大黄烟生产的扶持力度,不断完善烟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黄烟种植面积,坚持科技兴烟,促进黄烟生产朝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二是大力发展优质冬水稻。依托县金优集团的品牌优势,全力打造“澄江高山冬米”品牌,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三是巩固发展蚕桑产业。在稳定原有蚕桑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民利用山坡地进行扩种,进一步提高蚕桑生产科学化管理水平,努力实现蚕桑产业“稳中有升”。

二、牢固生态发展定位,进一步打造生态优美乡镇

结合我县成为南岭山地森林生态及生物多样性功能区生态发展试点县的实际,按照农村综合改革有关要求,我镇将立足于生态发展,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首要任务,因地制宜适度发展生态产业,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打造生态优美乡镇。

(一)大力发展生态林业。一是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和天然阔叶林保护工程,进一步扩大生态公益林的面积,切实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二是抓好森林资源培育工作,加强商品用材林以及金银花、水果、油茶等特色经济林的建设,大力培育功能和效益多样的森林资源;三是加大林政管理力度,坚决打击非法采伐行为,为稳定我镇林区秩序提供保证;四是大力发展珍稀动植物驯化培育特色产业。继续以“鑫发生态野猪驯养繁殖基地”为依托,积极引导和规范野生动物驯养繁育、野生植物培植及合理开发利用;五是加快竹木加工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宜鑫竹制品加工厂这一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方洞、铁寨、四村等毛竹基地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增加劳动就业,实现农民增收。

(二)积极构建宜居乡镇。以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为契机,全力抓好生态建设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是继续开展好乡村“清洁美”工作,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不断完善镇、村、组三级卫生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生态建设长效机制;二是加大新村建设和旧村整治力度,积极开展“卫生示范村”、“生态示范村”等创建活动,广泛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建设,全面夯实生态基础;三是加大三旧改造力度,在墟镇建设好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住宅小区;四是广泛宣传生态理念,打造生态文化,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更多的群众支持、参与生态建设;五是优化旅游路线周边生态环境,打造蓝天、碧水、青山新澄江,全力创建旅游强镇。

三、坚持科教优先发展,进一步创建教育强镇

我镇将加大教育投入,全面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和学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学前教育投入,不断完善成人学校建设,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全面实现“教育强镇”目标。

(一)建立九年一贯制学校。结合中小学校的实际,在完善澄江中学校舍、设备设施的基础上,将澄江中学、澄江中心小学以及4所教学点整合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即澄江学校),校址选在现在的澄江中学。新整合的澄江学校将形成2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达1000多人。九年一贯制学校建成后,将按规范化学校模式统一管理,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造良好条件。

(二)组建幼儿和成人学校。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后,我们将积极筹集资金,将澄江中心小学原有校舍用于兴办镇中心幼儿园和镇成人文化技术示范学校,切实解决学前教育薄弱、镇成人教育条件差等问题,为今后普及十五年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进一步推动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加强检查和督促,落实相关责任,要从思想上、工作上有新的突破:一是用好扶贫资金,加大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在产业帮扶上有大的作为,重点培养中草药材等几个具有特色、规模较大的支柱产业。二是配合帮扶单位举办各类创业、种植培训活动,提高贫困户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和农业技术水平,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帮助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

(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一要突出抓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积极争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落户澄江,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二要以深化水利改革为重点,抓好农村水利普查和规划建设工作,强化农田灌慨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抗涝抗旱能力;三要着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入,做好村通自然村道路硬底化建设,加快农村电网改造步伐,积极抓好数字电视的推广工作,继续完善一批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逐步优化农村生活环境。

(三)全力打造平安澄江。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现实问题,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充分发挥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的平台作用,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和接访质量,要突出工作重点,加大山林纠纷的调解力度,化解历史积案,确保林区秩序的稳定。切实加强信访排查工作,进一步明确责任,按照“老案老办法,新案新办法”的原则,严格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度和干部带访制度,杜绝出现非法越级上访现象;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四)抓好计划生育工作。严格落实以计生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为重点的计生例会制度,坚持改革创新,加大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力度,建立和完善以村民自治为重点的计生工作新机制,实现工作重心下移,强化优质服务,加强计生队伍建设,切实抓好双查、节育措施、社会抚养费征收等常规工作,继续抓好计生“两无”创建活动。

(五)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加快澄江卫生院硬件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抓好农村社会保险推广工作,大力发展慈善、助残、优抚救助等社会福利事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五、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十二五期间,确保各类事故持续下降,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安全监管执法能力、技术支撑能力、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基本形成。

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设和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保障安全投入,加强职工培训教育;强化生产过程管理的领导责任,完善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现场带班制度。强化企业技术管理机构的安全职能,按规定配备安全技术人员,强化企业主要技术负责人安全技术决策和指挥权。鼓励企业采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先进安全管理模式和方法;实施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制度,推动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建立完善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

严格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和追究,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工作绩效评价考核体系,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促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严格落实政府和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进一步明确层级管理职责,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监管。

六、切实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未来五年,我们要牢牢把握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这条主线,统筹抓好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开创全镇科学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强保障。

(一)加强思想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素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使全体共产党员坚定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进一步提高在复杂形势下抵御和化解各种风险的能力。

(二)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一要把村党支部班子建设放在首位,切实加强教育、管理和培养,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较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党员队伍,使村级党组织成为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二要进一步改善党员队伍的年龄和文化结构,把那些年富力强、有一定经济头脑、具备一定科技文化知识、懂得经营管理的知识青年、退伍军人等农村精英充实到党员队伍中来,彻底改变党员队伍年龄偏大、素质偏低、作用偏弱等状况,进一步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巩固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和政权基础。

(三)加强廉政建设,树立党委良好形象。一是坚持开展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教育,教育党员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构筑防腐拒变的思想长城;二是以开展“破除庸懒散陋习,提高勤实廉能力”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机关效能,切实转变作风,以健全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为重点,增强全体党员干部的勤政廉政意识,不断提高为民服务质量和效率,树立廉洁高效的良好形象。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智能互动 手机版
微信
始兴发布
图片2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