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日葵 这次会议由我先向大家传达最近召开的全省组织“十百千万”干部、全市组织“千名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暨在党员中开展“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然后就我县落实“百名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和在党员中开展“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进一步做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准备工作,提出几点工作意见。 一、省、市会议主要精神 12月2日至3日和12月14日,省、市委分别召开了组织“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省的部署)和“千名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市的部署)暨在党员中开展“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工作会议。在省的会议上,省委副书记刘玉浦同志讲了三点意见:一是要充分认识组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和开展“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他说:各级党组织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这两项工作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11月25日,张德江书记就这次省的会议召开作了明确批示:“在全省组织‘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和在党员中开展“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是省委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向深入的新举措,把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时的重要指示落实到基层的重大部署,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落到实处的具体步骤,意义十分深远。希望各地各部门统一认识,精心组织,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张德江同志的重要批示,为抓好这两项工作指明了方向。二是要正确处理好三项活动之间的关系。各级党组织必须正确处理好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开展“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和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之间的关系,要统筹兼顾,精心组织,确保各项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三是要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把这三项活动摆上重要位置抓紧抓好,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领导责任到位。 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胡泽君同志对落实省委的部署讲了两点意见:一是关于组织第一批“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问题。省委决定从2005年开始,全省每年组织10名以上省级干部、100名以上市厅级干部、1000名以上县处级干部、30000名以上的科级以下干部下基层驻农村,一抓三年。明年是组织“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的第一年,要开好局,起好步,明确工作任务,突出工作重点。要认真落实领导挂点,选好干部驻点。要加强组织协调,搞好督促检查和考核,确保下基层驻农村工作不走过场。二是关于在全省党员中开展“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的问题。在开展教育活动时,要围绕“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增强执政为民责任、提高促进发展能力、塑造干净干事形象”这四项目标任务,教育党员做到“三有一好”,即有理想、有责任、有能力、形象好。使党员各方面素质和谐发展,与时代步伐和谐共进,与群众感情和谐交融,与责任义务和谐相称,促进广东的和谐稳定,推动我省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按照省委部署,教育活动从今年12月开始,时间三年左右,分学习教育、主题实践和巩固提高三个阶段进行。 在市的会议上,由市委副书记李飞主持,先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晓春就“千名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和开展“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作了部署,市委覃书记作了重要讲话,要求各级党组织一定要按照省委的要求落实好这两项活动,决不能拖全市的后腿,谁拖后腿谁负责。以上是省、市会议的主要精神。 二、落实省、市部署的“十百千万”工程 根据省、市委部署,县委已经制定印发《关于组织“百名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深入推进固本强基工程的实施方案》。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必须统一思想认识,树立全局观念,切实加强领导,认真抓好落实。明年是我县组织“百名干部”下基层驻农村的第一年,是全面实现三年总体目标的关键一年,必须精心组织,打开局面。 l、领导要带头。加强对组织“百名干部”下基层驻农村的领导,必须认真落实好领导干部挂点和搞好组织协调指导工作,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一是挂钩领导的范围。市委已经安排市直10个单位的一把手分别挂钩我县的6个乡镇,还将安排市领导挂钩我县。根据市委的部署,县委决定,县四套班子成员分别挂钩一个乡镇联系一个贫困村,县直单位“一把手”挂钩联系一个村。由于领导干部挂钩点较多,因此,在联系点的安排上,这次安排的挂钩联系点尽量与原有的联系点相一致,并与挂钩联系乡镇、村相衔接,以利于开展工作,保持工作连续性。二是领导干部挂点的主要任务是:第一,协调指导所挂乡镇的干部驻村工作;第二,指导“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以及下一步在全党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三,做好固本强基有关工作,主要是落实固本强基示范点的工作;第四,做好所挂乡镇、村的扶贫、计生、防火等工作。总的来说就是指导协调好所挂乡镇的农村、农民、农业工作。三是下点的要求和时间。省委要求省和市厅级领导每季度到挂钩联系点不少于1次;县处级领导每2个月到挂钩联系点不少于1次;省直挂钩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每年下点时间累计不得少于4个月。参照省的规定,县委要求县直单位一把手,每2个月到所在单位挂钩联系的乡镇和帮扶村不少于1次,县、镇驻村干部每月驻村时间不少于20天。 2、按规定派驻和管理。一是选派驻村干部名额。按照省委提出的“选派驻村干部一般一村一名,其中3万元以下贫困村选派3名干部,组成工作组驻点”的要求,我县必须选派驻村干部264名,其中县直机关单位87名、乡镇177名。我县由民政部门上报了77个3万元以下的贫困村,以及县委认定的后进村、党建薄弱村、突出问题村,都必须按每村3名干部组成工作组进驻,其余村按每村一名由县、乡镇派驻。省、市直单位挂钩我县的工作组不足3名干部的,分别由有关乡镇按规定选派干部,补足人数。特别要强调的是,已经规划或批准撤并,但还没有操作实施选举的村,要按现有的建制村派驻工作组。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为了工作的连续性,这次派驻工作队驻村基本上按各单位现在的挂钩联系点不变。这次安排76个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帮扶贫困村,比前两年增加了9个单位。前几年一直没有选派过干部帮扶贫困村的县直或垂直管理的一些企事业单位,这次都要抽调人员。请各单位或是牵头单位,一定要按照市、县分配的名额,落实好驻村干部,组成工作队,按时驻村。二是驻村干部的条件。能否选派好驻村干部,既直接关系到联系点的工作,又关系到派出单位的形象和声誉。所以,县委明确了选派驻村干部的条件:政治素质较好、有一定工作经验、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党员干部。各单位要重点选派好工作组组长。三是驻村干部的管理办法。省委对驻村干部的职务作了统一规定:即对派驻l名党员干部的村,安排驻村干部挂任村党组织副书记;对派驻工作组的村,安排党员干部担任组长,并挂任村党组织副书记,组员挂任村委会主任助理。驻村干部所挂任的职务,由乡镇党委直接任命,不占村领导班子和村干部职数。驻村干部要把党员组织关系转入驻村党组织,参加村的党组织生活。 县委常委会就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具体问题进行了研究决定:干部驻村期间,原则上在所驻的村委会吃饭、住宿。驻村干部凡在所驻村委会煮饭或到村干部家搭膳的,每人每天补助伙食费10元,以实际天数为准,伙食补助费由派出干部的单位按月结算,直接付给有关村委会或有关村干部个人,驻村干部3人同驻一个村的,要在村委会煮饭。如所驻村委会离乡镇政府2公里内的,工作队员可以在乡镇政府吃住,2公里外的,工作队员要在村委会吃住,要制止驻村“走读”现象发生,村立驻村干部好形象。派出单位要加强对驻村干部的跟踪管理,政治上多关心,工作上多支持,生活上多照顾。单位领导要定期听取驻村干部的工作汇报,到驻点村了解情况,及时提出意见和要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乡镇党委要分工领导班子成员负责联系驻村干部。当前,要及早落实好省、市、县驻村干部的办公、住宿、生活等有关事宜,为工作组进村开展工作创造基本条件。这项工作虽然有难度,但是不管怎样难,这是省、市、县委下定决心要做的一件大事,大家要服从这个大局,马上落实好。四是培训和下点时间。县委决定今天下午对驻村干部进行集中培训,2005年1月5日,县委、县政府将举行欢送仪式,热烈欢送我县驻村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因此,请县直各单位选派的驻村干部于2005年1月5日上午8时30分前到县政府小礼堂参加欢送仪式,欢送仪式的通知已发出,请各驻村干部按通知要求做好驻村准备工作。 3、明确职责抓落实。该项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要以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以推动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以解决基层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切实帮助基层建好班子、加强队伍、理清思路、建章立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明年,下基层驻农村干部的工作主题是“三查两建一发展”,“三查”就是:查一查班子战斗力强不强,查一查发展路子对不对,查一查党员干部队伍作风正不正;“两建”就是: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建设一支好的党员干部队伍;“一发展”就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重点任务:即明年要着重帮助基层党委挑选和物色优秀村干部,指导抓好村“两委”的换届选举工作;帮助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千方百计选好经济发展路子,壮大集体经济;组织开展“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并为2006年上半年在农村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做好充分准备;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化解矛盾和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开展“双培双带”活动,即: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党员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党组织带领致富带头人不断进步。工作方法:驻村干部要根据农村实际和农村干部的特点去开展工作,要特别讲究工作方法,注重与村“两委”干部的协调,搞好团结,要虚心学习,密切与当地干部群众的联系,真正使驻村干部与村“两委”班子形成合力。下派的干部要参与《民情日记》活动,建立“便民卡” 制度,倾听农民群众呼声,为他们排忧解难。 4、落实协调、监督考核。组织“百名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涉及的单位较多,且时间长达3年。按照省委、市委的要求,干部下基层驻农村要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纪检监察、组织、宣传、政法、农办、农业、科技、财政等有关部门和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密切配合,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基层办负责日常工作。县委基层办内设“百名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指导协调小组,负责指导和协调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人员从县直有关单位抽调,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各乡镇要设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落实工作人员,确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经费保障。派出单位的领导要经常到驻点村,了解驻村干部工作情况,共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各乡镇党委要定期召开有关部门和驻村干部会议,汇报交流工作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及时采取有效对策。县委基层办指导协调小组,重点做好对市直单位工作组的协调和县直单位工作组的指导。同时,要搞好定期考核验收。根据省委、市委的要求,对单位选派干部驻农村工作,要按照“一年一考核,三年一验收”的原则,坚持每年考核一次,在2007年末进行检查验收。工作好的要给予表彰奖励,对表现出色的驻村干部要培养重用。工作差的要批评教育,并责成有关单位继续安排领导挂点和派出干部驻村。 三、扎实开展“三有一好”教育活动 根据省委、市委的部署,县委制定印发了《关于在共产党员中开展“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全县465个党支部的9000多名党员,必须按照要求参加“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开展教育活动的目标任务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增强执政为民责任、提高促进发展能力、塑造干净干事形象”。通过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做到“三有一好”:即有理想、有责任、有能力、形象好。 l、采取多种形式,搞好学习教育。2004年12月至2005年3月,是开展“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第一阶段,也就是学习教育的阶段。一是要认真组织党员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 十六大报告、十六届四中全会文件、省委九届五次全会文件、《党员“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读本》、《我是共产党员》等文件和书目,观看《郑培民》、《让党旗更鲜艳》影视片,重温入党誓词,力求把握好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的基本内涵。同时,认真组织党员观看市委组织部党员电教中心配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制作的专题片《永远的先锋战士》和农科片《致富三十六计》。二是要采取举办骨干培训班、专题辅导、“一名书记讲一次党课” 等办法,深入开展学习。有关辅导提纲,由县委组织力量编写,统一发至基层党支部,然后由支部书记结合实际进行讲课。三是要把学习同思想、工作见面。以党支部为单位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紧密联系党员的思想、工作、生活实际,对照党员标准找差距,树立信心,明确方向。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为整个教育活动开好头,起好步,打好扎实的思想基础。 2、紧密联系实际,坚持主题实践。从2005年4月至2006年12月,是“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第二阶段,也就是主题实践阶段。要认真组织开展好“争创‘三有一好’,争当时代先锋” 的主题实践活动,要激励广大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建功立业,使党员的先进性在岗位上发光,在社会中闪亮,争当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促进者、实践者;争当先进文化的倡导者、传播者;争当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者、实现者。同时要坚持联系实际、分类指导的工作方法,要找准切入点,联系本地、本单位、本行业的实际,结合实施固本强基工程,以岗位建功立业为总抓手,创新主题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农村党组织要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奔康致富开展主题活动;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社区党组织要围绕服务群众、建设文明社区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学校党组织要围绕加强对学生和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卫生单位党组织要围绕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新经济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要围绕生产经营、确保业务工作健康发展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机关党组织要围绕改进作风、提高服务水平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3、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巩固提高。从2007年1月至5月,是开展“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第三阶段,也就是巩固提高阶段。一方面,要建立制度。把教育活动的成果转化为相关制度,使之更加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如建立健全党员学习培训、党员思想教育、党员目标管理、流动党员管理、民主评议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党员创先争优等有效机制,把“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纳入党员日常教育管理中,形成长效机制,常抓不懈。在农村要建立评选“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制度,激励广大农村党员积极进取;另一方面,要检查验收。整个教育活动结束后,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好检查验收,评判标准是“三个认可”,党员做到“三有一好”,保持先进性,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情况,要得到党组织的认可、党员的认可、群众的认可。 四、做好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准备工作 中央决定,从2005年1月开始到2006年6月,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是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举措。中央将在近期进行动员部署。我们要做的准备工作是: l、学好中央文件,明确目标任务。中央已经下发了《关于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中发[2004]20号)。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必须认真学习中央文件,明确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根据中央的部署,先进性教育活动总体上分三批进行,每个批次半年时间。具体到一个单位,集中学习教育时间大体按3个月安排,分三个阶段进行。集中学习教育结束后,再用一定的时间巩固和扩大整改成果。就我县而言,第一批次是县级党政机关,从2005年1月到6月基本结束。第二批次是省、市、县属企事业单位、社区,从2005年7月到12月基本结束。第三批次是农村,包括乡镇和村党组织,从2006年1月到6月基本结束。 2、开展调查摸底,抓好组织整顿。11月份,县委组织部对全县党组织和流动党员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摸清了党组织和党员的基本情况,对那些软弱涣散、不起作用、无力组织开展工作的基层党组织进行了整顿。第二、第三批开展保先教育活动的党组织,要认真借鉴第一批开展活动单位的经验,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取得更明显的成效。 3、及早做好规划,争取工作主动。鉴于当前任务繁重,各级党组织要及早考虑加强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争取工作的主动权。 同志们,组织好我县“百名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开展好“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按照省委、市委、县委的部署和要求,迅速行动起来,以新的思想境界,新的精神状态和新的工作成效,务必使党员干部受到教育,群众得到实惠,社会得到稳定。要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加快发展、协调发展、跨越发展,为建设始兴现代生态县而努力奋斗。 日期: 2004-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