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以生态县建设作统领 以村庄整治为抓手 扎实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始兴县人民政府

(2011年3月3日)
 
始兴是全省山区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县辖9镇1乡,共有113个行政村,总人口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1万人,农村总户数5.08万户。自2006年以来,我县开展了以“治乱、治脏、治污”为重点,以“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水体净化、村庄绿化、卫生洁化、能源沼气化”等“六化”为核心内容的村庄整治工程初步形成了“以村庄整治工程切入,按生态示范标准提升”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模式。目前,全县共完成106个村庄整治示范点建设,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5个、省级生态示范镇7个、省级生态示范村(园)7个、市级生态示范村29个,有效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欢迎。
一、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强化保障
我县高度重视村庄整治工作,从2006年开始,确立了“一年突破,三年见效,五年变样”的总体目标,将村庄整治与生态文明村建设、生态村镇创建工作相结合,作为每年的重要工作之一,常抓不懈。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早在2002年2月,我县便成立了“生态办”,明确为正科级行政单位,编制5人,是全省县一级最早设置专门负责生态建设及村庄整治机构的县。同时,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常务副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各乡镇也相应成立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形成上下联动、协调高效的组织架构。
二是强化投入保障。把村庄整治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每年安排100万元,对村庄整治示范点的道路、沟渠、公共场地等硬化工程给予支持。与此同时,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统筹各部门力量,捆绑各种渠道的资金和物资,把改电、改水、改厕、沼气生产、通村公路工程、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等工程与村庄整治有机结合,将工程项目优先安排到示范村,在政策扶持上予以倾斜,做到示范点定到哪里,相关部门的服务和资金配套就跟到哪里,让有限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三是强化机制保障。严格落实督查考核制度,将村庄整治列入乡镇领导班子集体岗位责任制和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考核内容;县督查室加强对村庄整治工作进行督查;县人大、县政协组织开展村庄整治专题视察和调研。建立巩固提高机制,对完成村庄整治的,均按照生态示范村的标准,进一步加大对村庄整治点的投入和管理力度。如去年以来,我县对具备条件的村庄,配套建设了氧化塘或人工湿地类型的污水处理设施;把乡村清洁美工程的考核范围延伸到村庄整治示范点,每月进行巡查考核。
(二)规划先行,分类整治
一是注重规划设计。有什么样的新村规划,就有什么样的新村面貌。因此,我县把新村规划作为村庄整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按照“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突出特色、彰显个性”的原则,坚持“两个注重,四个不”(注重科学布局,注重传承历史文化;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强迫命令,不增加村组债务,不增加农民负担)。县政府组织国土、住建等有关部门规划设计人员进行实地测量,绘制新村建设规划图,然后对新村规划图进行公示,征求群众的意见,确保了规划的合理性。同时,编辑出版了《始兴县新农村住宅建筑设计图集》,免费发放给群众选用。如罗坝镇淋头新村规划合理,新村道路宽敞,并预留了绿化和公共设施建设空间,深受农户喜欢,住户由最初的20多户,发展到目前的110多户,未来还可容纳淋头整个行政村农户迁入。
二是注重分类整治。在整治内容和标准上,不下硬指标,不搞“一刀切”,采取“拆、改、留”三种办法(拆,即拆旧建新;改,即改善村容村貌;留,即通过保护修建,保留一些具有文化、生态等特色的建筑),解决村民反映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对村民少、面积小或经济实力较弱的村庄,重点实施硬化街道、水沟,改建卫生厕所、迁建牲畜栏舍、兴建垃圾池等环境治理工程;对经济基础好、人口较多、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庄,则引导其在环境治理的基础上修建文化室、篮球场、小公园等文娱休闲设施,努力使村庄整治遵循合理、适用、可行的原则,真正把村庄整治办成群众得实惠的民生工程。
(三)农民自主,社会帮扶
一是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在确定村庄整治示范点时,我们广泛征求意见,由村民自主申报,有积极性的先开展,没有积极性的暂缓开展。在整治过程中,实施村庄整治的村庄都成立了村民理事会,筹资、拆迁、整治、投工投劳等事项均由理事会负责,农村事业中常见的土地补偿群众要价高、建设资金筹措难等棘手的问题,在理事会的调理下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改造工程得以顺利开展。由于充分尊重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和参与权,让农民群众自愿成为决策主体和实施主体,村民参与村庄整治的工作热情高涨,主动筹资投劳,实行自我建设、自我管理。据统计测算,财政每投入1元,群众就会配套3元以上。
二是大力开展社会帮扶据统计,全县6个省级贫困村共投入145万多元开展村庄整治。其中广东中烟公司投资60万元,为沈北村16个村小组整治村庄环境;社会捐助资金85万元,实施了贤丰村、围下村、七北村、潭坑村等贫困村的村庄整治工作,共完成村庄街道硬化8863米,建绿化带400平方米,新建垃圾池124个,铺建排污水渠763米,硬化屋檐街1867平方米,极大改善了贫困村村容村貌。同时,我们通过采取贫困户自筹一点、政府资助一点、社会募集一点、单位帮扶一点等“四个一点”的办法积极开展危房改造,去年全县有67户273人列入危房改造计划,目前已完成危房改造33户。
我县在村庄整治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处在试点摸索阶段。从全县的整体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村庄建设规划滞后,“有新房无新村”的现象仍然存在;二是投入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三是群众小农意识较重,缺乏主动性,改造进展总体偏慢。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村庄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生态县建设的“细胞”工程。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新的动力,以当前我县全力开展“南岭山地森林生态及生物多样性功能区生态发展试点县”建设为契机,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全面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积极发展低碳环保型生态村庄。高起点规划城镇居民小区和农村居民点体系,形成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具有生态、民俗特色的新型山村群落;实施“低碳生态城镇”建设计划,给予足够的激励政策,引导和扶持建造各种类型的有代表性的绿色节能示范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支持住宅产业化和绿色建筑;实施农村清洁能源工程和“万村绿”工程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积极发展农村生态型村庄,在农村和城镇郊区等区域逐步发展低层独立式生态型住宅或联排别墅。
(二)抓好试点示范村建设。每年,由每个乡镇选择1个以上中心村作为试点示范村重点推进,县政府集中人力、财力、物力,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1-2个县级村庄整治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发挥示范辐射作用,逐步打造多个具有区域特点的生态化示范镇、示范村,辐射周边,带动周边生态化建设。
(三)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以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主动探索,不断完善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加速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一体化,增强中心镇的辐射能力,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构建新型城乡形态。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智能互动 手机版
微信
始兴发布
图片2 图片1